查看原文
其他

花文化|七夕与素馨花的故事

2017-08-28 花海论坛I联盟


中国人的节日怎么能少了花……七夕节,一起走进它的花故事

七夕,还有花

农历七月初七,中国传统的“女儿节”,史料记载中,广州的七夕素馨花有着紧密的关系,那是一个什么景象呢?


七夕是重要的传统节日,也是专属女性的“女儿节”之一。由于历史绵长,地域广大,所以,不同时代的各个地区在七夕这一天的节俗也不尽相同,其中,明代广州的乞巧之夜可谓惊人的美丽与浪漫。


明末文人黎美周著有一篇《花底拾遗》,列举巧慧女性可以做的各种优雅而可爱的事情,其中一项为:“七夕悬素馨灯乞巧。”这一条倒不是无中生有的空想,而是反映了作者家乡广州的真实风俗。通体缀满素馨花、编成龙凤等各种造型的花灯,为明代广州的夜晚营造着风情,更将这个城市的节日点缀得分外绮丽。

(素馨花 宋鼎摄,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)


素馨花又名大花茉莉,花朵白而细碎,香气浓烈,但带有清寒的韵味,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,因此从宋代起就是制作香品、化妆品的重要原料。这种花远从波斯(今伊朗)移植而来,自宋至明,广州城外一直有大片的素馨花田,形成了专业的种植基地。于是,广州人可以非常奢侈的随意使用素馨花,结果是这种香花一度成为广州的城市生活中异常活跃的因素。


文献记载中,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素馨灯。当地有专门擅长制作这种花灯的匠人,他们用铜丝串联素馨的花朵,编成鸾凤、翔龙、飞禽、游鱼等复杂造型的立体灯笼,一旦在其中点上蜡烛,倒像是寒冰或白玉雕镂而成的玲珑工艺品在发光,随着光焰一起的,还有不绝的花香,二者携手悄然冲击夜色。平日,当人们夜晚出行的时候,会把素馨灯挂在车轿上,或者由仆役提着这种花灯走在车马前引路。一旦逢到元宵、七夕、中秋三大节日,素馨灯便要扮演装点节日气氛的重要角色。

据《广东新语》记载,在明时的广州,七夕这一天的晚上,未婚少女们要举行“七娘会”,聚在一起乞巧,然后在海珠、西濠或沉香浦乘坐“素馨花艇”,于水面上纵游。素馨花艇非常神奇,一律采用尾部翘起的“高尾艇”, 以模仿传说中的“星槎”。据晋人张华《博物志》记载,曾经有敢于冒险的人登上在海上漂浮的“仙槎”(槎即木筏,传统艺术中总将其表现为尾部翘起的形式),向着大海深处一路航行,最后竟然驶达天上的银河,遇见在河边饮牛的牛郎。广州人将这一古老传说融入七夕节日的内容之中,每到佳节将近时,船家会在高尾艇上搭起篷架,篷顶完全用孔雀的翠尾覆盖,形成一座碧羽结成的华帐,然后再挂满冰玉般的素馨灯,同时也会点缀一些用茉莉花串成的茉莉灯,由此模仿传说中的“星槎”


据黎美周《素馨赋》的描写,七夕时沉香浦等地的场景辉煌而奇妙,“双七之宵”“或方兰舟为鹊桥”,“海上载求仙之童女,水际排乞巧之高楼。灿明灯于重檐,俨列冕之垂旒;何玲珑之雕玉,覆火齐而作舟”。沿岸高楼的屋檐下都会垂挂一串串的素馨花灯,仿佛帝王冠冕上的珠珞成排,以如此的方式化身成乞巧楼。女孩子先在这些为素馨花香笼罩的楼阁上开展乞巧活动,然后结伴转移到溢放着素馨灯、茉莉灯的光与香的素馨花艇上,乘着花艇在水上泛游。


徐晔春摄,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


当花艇纷纷启行之后,广州一定是那一刻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。沿岸的楼阁上垂着条条鲜花灯笼的流苏,水上则是无数垂挂着花灯的船艇来去悠游,一起明亮在经素馨花香洇透的夜色里,彼此互相成为观赏的对象。花艇上的翠篷下坐满华服盛饰的少女,被素馨灯与茉莉灯映亮,真的仿佛一艘又一艘载乘着仙女的仙槎正横渡银河,仿佛一颗又一颗漂浮高天的明星投射在人间的映影。在当时人的观念里,这些“星槎”的模拟物带有巫术的性质,是一座又一座活动的“鹊桥”。水面上有许许多多的“鹊桥”渡来渡去,似乎天上也会有所感应,于是牛郎织女能够更容易的渡过银河,一夜团圆。人就是这样天真和优美,会用一种比拟式的行为,来化解自己幻想出来的不幸。牛郎织女的传说喻示的其实是人类自己制造给自己的困境,广州七夕让少女们集体乘坐星槎充当鹊桥使者的风俗,则是展现解决这种困境的愿望与努力。


到了中秋节,素馨灯、茉莉灯虽然不如七夕之盛,但也是处处悬挂。同时,巧手的人们会特意把大红柚掏空,在柚皮上雕刻出人物花草的镂空花纹,再在柚壳内放置一个小小的玻璃碗或明角碗,注油点燃,做成“柚灯”。孩子们当晚个个挑着一杆柚灯四处玩耍,称为“柚火”。 “素馨茉莉灯以香胜,柚灯以色胜”,让广州的中秋之夜也自成一格,惹人神往。

元宵节是素馨花灯争奇斗艳的又一个大日子,家家户户都要悬挂这种花灯,匠人们也着意将灯的造型塑造得生动多变,“白麟雪狮,翠凤玉龙”,白花装缀的各种飞禽走兽的花灯玲珑逗人,轻垂在门前檐下。同时,一些重点建筑上还要垂挂无数素馨花的流苏长带,以致在节日之际竟如“琼岛之雪宫”。


非常可惜的是,入清以后,广州的素馨花种植业逐渐衰落,于是,这座城市也不复有素馨花灯浮光流麝的夜晚,不复有素馨花艇在水上争游的七夕之夜。

(来源:北京青年报,原标题:素馨花艇渡七夕,作者:孟晖,侵删)


插播一条小知识:

素馨花

Jasminum grandiflorum L.

攀援灌木,高1-4米。小枝圆柱形,具棱或沟。叶对生,羽状深裂或具5-9小叶,叶长3-8厘米,宽3-6厘米;叶轴常具窄翼,叶柄长0.5-4厘米;小叶片卵形或长卵形,顶生小叶片常为窄菱形,长0.7-3.8厘米,宽0.5-1.5厘米,先端急尖、渐尖、钝或圆,有时具短尖头、基部楔形、钝或圆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有花2-9朵;花序梗长0-3厘米;苞片线形,长2-3毫米;花梗长0.5-2.5厘米,花序中间之花的梗明显短于周围之花的梗;花芳香;花萼无毛,裂片锥状线形,长(3-)5-10毫米;花冠白色,高脚碟状,花冠管长1.3-2.5厘米,裂片多为5枚,长圆形,长1.3-2.2厘米,宽0.8-1.4厘米。果未见。花期8-10月。(1992《中国植物志》第61卷 195页)


素馨花与七夕的不解之缘,怎么复兴这种被人遗忘的有故事的花呢?

或许在花文化的挖掘过程中,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中取下素材,还原当年的盛况!


 推荐阅读:

花文化的启示|花雅称,知多少?

花文化的启发|从成语中,听“花的故事”


长按上图,

识别图中二维码,

马上关注“花海论坛I联盟”微信公众号!


往期精彩请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